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兰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3-04-07   作者杨子民


图1 “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项目启动会

十三五期间,由国家电网董事长(时任)舒印彪院士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3“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项目于2021年6月顺利结题,该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及应用水平。

随着“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快速推进,风/光发电对电力、电量平衡的支撑作用凸显。风/光功率的随机波动性带来了“保消纳”、“保供电”双重挑战。为应对新的挑战,中国电科院新能源首席技术专家刘纯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带领国内电气领域十大顶尖研究机构组成联合攻关团队,成功申请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模风电/光伏多时间尺度供电能力预测技术”。

2023年3月7日至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了该项目的启动会。与会人员包括国家电力调控中心书记李明节、国网科技创新部主管周俊、中国电科院副院长李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祥全、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刘纯,以及参与本项目的各课题/任务负责人等。刘纯首席技术专家对项目的背景、技术路线、管理架构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专家们高度肯定了项目的立项依据、执行方案,指出本项目将弥补现阶段新能源供电能力预测的空白,指导储能配置,助力风电/光伏主动参与电力市场,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

图2 项目启动会现场

本项目共分为五个研究课题,涵盖1-15天风电/光伏功率及供电保障能力预测、日内风电/光伏日内功率及供电保障能力预测、极端天气事件下的供电能力不足风险预测、风光储容量配比优化与置信度评估、风电/光伏主动参与多级电力市场交易决策五个方面。

在本项目中华中科技大学彭小圣老师团队参与课题1——1-15天风电/光伏供电保障能力预测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含保障电力/电量曲线预测、低出力过程发生时段预测、特定水平下的供电保障概率三方面,实现风/光供电保障能力的刻画及精准预测。

上一篇:课题组赴嘉兴参加2023年IEC工作组大会

下一篇:20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3-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