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国际标准化助力全电社会转型,加快实现碳中和愿景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23年6月7日,以“全电社会”为主题的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大会由中、德、英三国标准化主管机构联合指导,世界三大国际标准化机构提供支持,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图1 舒印彪院士发言
大会为期两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田世宏,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南京市市长陈之常,IEC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长、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校长Jim McDonald公爵等五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题组彭小圣老师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参与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学院及能力建设研讨会。

图2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Jim McDonald发言
本次大会分为专家讲座和研讨会两个部分,开展了13场主旨报告和3场主题沙龙,旨在以国际标准支撑“全电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国、全球经济绿色发展,提升我国国际标准化能力和水平,培养更多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会议更大力度促进了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了“全电社会”国际标准的制定步伐,推动了国际标准助力高效能创新的“全电社会”转型,强化了“全电社会”国际标准合作,以标准促进高水平开放、培育高素质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图3 大会主题沙龙
本次大会重点研讨了电力气象与人类活动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凸显了构建“全电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研讨会结合现有技术应用场景,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国际标准化需求进行探讨和梳理,介绍了数字时代电网设备智能感知与诊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讨论了标准化需求及实践,阐述了极端天气、环境问题和新能源比例提高等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介绍了未来“全电社会”场景下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图4 电科院冯双磊主任发言
本次大会促进了“全电社会”国际标准的新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是以标准化为驱动力加速能源系统脱碳,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各方提供明确指导;二是加强IEC成员与各方的沟通合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全球标准制定与实施;三是加强国际间标准化实践合作,分享标准化知识、经验和技术,促进各方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四是共同努力向大众宣传普及“全电社会”概念和愿景,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媒体等途径,增加公众对全电社会的了解和认知。

图5 彭小圣老师参与IEC研讨会

图6 大会合影
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题组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新能源预测研究,致力于保障设备运维、促进新能源消纳,以国际标准助力“全电社会”的实现。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提高,具有波动特性的气象风光资源、极端天气事件等将对新型电力系统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使得电力气象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题组将继续重点关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新型电力系统演变、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保障供电安全,助力“全电社会”转型。
作者: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