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举办“学术交叉 融创未来”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3-12-07   作者杨宁治

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题组于2023年10月20日在电气大楼B201多功能厅举办了第19期“学术交叉 融创未来”学术沙龙。该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基于先进人工智能方法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监测技术”。

本次沙龙邀请的嘉宾含中国科学院程时杰院士、武汉大学唐炬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吴广宁教授、国网武汉南瑞党委书记彭旭东、南网广东电科院技术专家彭向阳、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钟少龙、“大国重器的制造者”东方电机技术专家梁智明,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孔武斌副院长、李震彪教授、李化教授、彭小圣副教授、光电学院鲁平教授等专家学者。本次学术沙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广东电科院和德阳东方电机设置了两个分会场。李化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

经过征求做报告的4位专家同意,愿意共享此次报告的ppt,欢迎大家在附件中下载。

报告1-大型发电机局部放电检测与模式识别技术-彭小圣

报告2-大型变压器放电性故障特高频定位技术-潘子君

报告3-超、特高压GIL 局部放电监测与定位技术-李梦齐

报告4-基于MEMS光纤传感的局部放电智能传感技术-钟少龙

图 1学术会议现场

我院孔武斌副院长到场致辞。孔院长对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复杂电磁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我院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要的学科方向之一,基于先进人工智能方法和智能传感手段能够使局部放电监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保障电力装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孔院长预祝本次学术沙龙取得圆满成功。

图 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孔武斌副院长致辞

课题组负责人彭小圣副教授做了《大型发电机局部放电检测与模式识别技术》专题报告。他对局部放电背景知识和团队项目基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局放监测的难点:干扰信号的去噪;局放类型的高精度识别,介绍了多物理场下局放产生机理,重点介绍了团队在局放特征优选、基于多种先进人工智能方法的局放模式识别,分享了工业现场局放成功检测预警的案例。东方电机技术专家梁智明对报告中局放模式识别准确率与特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点评与提问,西南交通大学吴广宁教授对彭小圣副教授及所带领的团队在电力设备局部放电上的研究进展表示高度肯定。

图 3彭小圣副教授做专题汇报

武汉大学潘子君博士做了《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技术》专题报告,从时延计算方法、定位方程组求解方法、放电源定位优化方法三个角度开展研究,以提升局部放电源定位精度,为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武汉南瑞集团党委书记彭旭东指出高压是一门试验学科,所有的修正算法需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并提出在特高频、特高压方向进行合作探讨的意愿。广东电科院彭向阳专家肯定了潘博士的工作,他指出在工业实际中,现场的故障定位所布置的传感器实际布置位置需要提前仿真,算法也需结合实际进行相应改进,以最大限度减小误差。

图 4潘子君博士做专题汇报

图 5彭旭东书记进行点评

汉南瑞李梦齐专家做了《超、特高压GIL局部放电监测与定位技术》专题报告,结合传统脉冲电流检测法、特高频检测法、超声检测法、气体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成功实现局放监测与定位,最大限度减小故障排查范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实际。武汉大学唐炬教授点评特高频故障定位精度不高,波的折反射时间太短,需要与超声结合,两者协同作用实现精准定位。

中国科学院程时杰院士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将电缆与GIL进行类比,就能否利用行波注入法实现GIL故障定位与李梦齐专家进行了讨论。

图 6李梦齐专家做专题汇报

图 7唐炬教授进行点评

图 8程时杰院士进行点评

钟少龙研究员做了《基于MEMS光纤传感的局部放电智能传感技术》专题报告,基于硅基声波敏感膜结构,构建F-P光学干涉腔,成功研制了微型MEMS光纤局放传感器,具有宽频响、高精度、高可靠等性能优势,并进行了变压器局放检测的可行性探索。光电学院鲁平教授对钟少龙研究员的工作表示高度的肯定。

图 9钟少龙研究员做专题汇报

最后现场专家对本次学术沙龙依次进行了总结。专家认为本次学术沙龙嘉宾来自高校、研究所、电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含高校代表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大国重器的制造者”东方电机,电网公司——国网武汉南瑞、南网广东电科院,群贤毕至、济济一堂、讨论热烈、收获满满,并一致认为结合先进人工智能方法和智能传感方法,一定能推动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监测领域学科的发展。

图 10学术沙龙学者专家合影



上一篇:团队近年承担的重要科技项目与发表的高水平论文

下一篇:课题组赴四川省德阳市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